大地金黃,露華漸濃,十月的風捎來深秋的請柬,也掀開了年度最后一程的序幕。
清晨的陽光透過漸黃的梧桐葉,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,涼風吹過,已然帶上些許寒意。今天8時41分,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。
乙巳年農歷八月十七,恰是2025年國慶假期最后一天,這個帶著“寒”字的節氣,標志著氣候從涼爽向寒冷的過渡,也提醒著我們,時光已行至深秋,2025年的最后一個季度悄然開啟。
01 寒露三候,天地有序
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。寒露,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“寒”字的節氣,其名源自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九月節,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。”
此時的露珠已不同于白露時的晶瑩,而是寒光四射,皎白如霜,暗示著冬日的臨近。
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:“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有黃華。”
鴻雁排成“人”字形隊列大舉南遷;深秋時節,雀鳥不見,蛤類卻大量繁殖,古人想象雀鳥變成了蛤蜊;黃色的菊花在此時凌寒怒放,展現著生命的堅韌。
寒露是秋收、秋種、秋管和秋耕的關鍵時期。農諺有“寒露不摘棉,霜打莫怨天”、“晚種一天,少收一擔”等說法。
田野里,機器轟鳴,一穗穗玉米裝上車斗,一顆顆大豆收入糧倉,稻穗低垂,谷粒飄香,高粱火紅,到處是豐收的繁忙景象。
02 四時更迭,收官在即
隨著寒露節氣的到來,2025年的時光之輪也駛入了最后一個季度。這不僅是自然時序上的更迭,更是商業世界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。
寒露節氣的智慧,在于“收斂”與“積蓄”。而在實踐中,正完美詮釋著這一精神:
收斂于核心:將前期的創新與實踐沉淀為可量化、可復制的成果,聚焦核心業務與關鍵客戶,實現新的突破。
積蓄于未來:在研發端,持續投入,為下一代光電識別技術的突破埋下種子;在戰略端,思考如何將現有的專業優勢,拓展至更廣闊的新材料應用場景。
四時更迭,天道有序;收官在即,步履不停。我們正以寒露般的冷靜與明晰,在這場年度收官戰中,既追求秋實的豐碩,亦謀劃冬藏的深遠。
03 名德光電,精進不息
在這個天寒露重、萬物收斂的季節,名德光電也進入了年度發展的關鍵階段。
寒露時節的自然智慧——收斂鋒芒,積蓄能量,正與企業發展的內在規律不謀而合。
當藤蔓釋放最后的葳蕤,昔日的青翠漸薄漸遠,大小不一、形態各異的倭瓜曬著太陽,聚著糖分,將春生夏長印刻在露珠里,名德光電也在將前三個季度的創新實踐,沉淀為年終的碩果。
正如寒露時節“菊有黃華”的物候啟示,菊花不在春日與百花爭艷,而在深秋獨自綻放。
這種不隨波逐流的品格,恰是名德光電在行業中堅守創新、打造獨特競爭力的寫照。在四季度的收官之戰中,企業正需要這種沉穩與定力。
寒露時節,北方層林盡染、如霞似錦,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光。這不僅是一項傳統習俗,更是一種企業哲學——立足當下,放眼長遠。
名德光電在把握四季度業績的同時,更需前瞻2026年的戰略布局,在行業變革中搶占先機。
04 寒露養生,奮進有道
寒露過后,晝夜溫差增大,早晚會感到明顯的寒意。此時的養生之道,對企業運營同樣具有啟示。
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腳不露”。足部保暖成為重中之重,因為足部離心臟最遠,血液循環較差,寒氣易從足下生。
對企業而言,最基礎的往往是最關鍵的。這就好比養生中的“足部保暖”,企業需要關注運營中的 “基礎保暖”——扎實的產品質量、可靠的客戶服務、精益的內部管理。這些構成了企業抵御市場“寒氣”最根本的防線,確保企業在變化的環境中行穩致遠。
寒露時節,飲食當遵循“養陰防燥”的原則,多食芝麻、核桃、銀耳、蘿卜、梨等潤燥之物。
同樣,組織內部也需適時“潤燥”。通過有效的團隊建設、保持團隊的活力與凝聚力。這能有效避免因年終沖刺等高強度工作帶來的“內部燥熱”,讓組織運轉更為順暢和諧。
秋深了,難免引發人們的憂愁情緒,但這也是驅散內心陰霾的時機。起床后到戶外走走,多曬太陽,登高望遠,可以達到放松身心、調暢情志的目的。
寒露節氣,登高賞秋是一項傳統雅事。秋深易惹愁思,此時更應主動調適心情。多到戶外走走,沐浴陽光,登高望遠,有助于放松身心,驅散內心的陰霾
寒露已至,溫暖猶存——心若向陽,無懼寒涼;心若向暖,何懼風霜。
在這個寒露與四季度的交匯點,愿企業能攜秋收之碩果,向內積蓄力量,向外捕捉機遇,堅定前行,以最好的姿態迎接圓滿收官。